青春同路人之纸短情长|行板如歌——我院1994级校友高祀敏

发布者:梁昌栋发布时间:2022-11-04浏览次数:161


  高祀敏,我院农业经济系农业对外贸易专业94级,曾任学通社第5届采调一部部长,现就职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营销股份有限公司。

  蓦然回首,离开母校、离开《校报》和老师们不觉已经20年。20年前的很多情景忽然悉奔眼前,尤其是曾经反复涂改、仔细誊抄,握笔为文,转成墨香的《校报》和温良可亲的老师们。

  当时只道是寻常,再回首却成最珍贵的记忆。在网络上,如果有网名,我的网名就叫五月梅花。五月是青岛最好的季节,五月柔风情意绵绵,五月的风则是青岛的一个标志性雕塑。而梅花则来自于最初在校报发表的一篇小文《梅香乍起》,期望做个暗香浮动、温和可靠的人。临毕业的时候,周老师非常担心诚实的我会被人骗了,叮嘱我一定要机灵些,导致我至今保持着对人反复观察的冷静。徐老师坚决地告诉我毕业后不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写诗,不要耍浪漫要踏实。到现在我依然听话,除了18年前帮一个毕业自北大的兄弟捉刀代写了五首小诗。虽然帮这位兄弟赢得北大才情确实有的赞誉,却没能让这位兄弟抱得美人归,再次证明徐老师说的“写诗无用,财大才有用”的论断。

  我进学通社纯属偶然。当时文采超过我大概十倍的文清进了学通社要被重点培养,有一天他让我把我自己发表在宿舍门门报上的几篇文章重新抄了一遍带给校报老师,后来发表了,我获得学通社试用记者的资格。万万没想到,学通社的几年记者生涯,让我获得人生第一份工作也是记者。实际上我毕业时先应聘的是某石油管理局的一个外贸公司,当时许诺是可以常去国外看看的,没想到报到后把我派到了一个荒郊野外的石油小队先做一年会计。幸好手头还有一家报纸的录取单没丢,我就去了这家坐落在济南贡院墙根街2号的财经类报纸做了财经记者。依然记忆深刻,当我做出重新找工作的决定时,脑海中有这样一个词,如歌的行板。这是席慕蓉的一首诗,当年学写诗,读了席大姐很多的诗。我把《如歌的行板》里的一段抄录如下:一定有些什么是我所无能为力的  不然  日与夜怎么交替得那样快  所有的时刻都已错过。

  其实,我想说的是行板如歌。这是作家王蒙说的。当时,财大的海外华文研究所与新加坡作家协会举办了一次文学会议,有大陆和新加坡的一些作家参会,还邀请了作家王蒙,这是我作为校报记者第一次参与的大型会议报道。见到气质卓然,儒雅淡定的王蒙确实让我这个小小文青分外激动。记忆深刻的就是王蒙说如果他要写一本书书名就叫行板如歌,为什么叫行板如歌,大意就是人生犹如一首跌宕起伏,旋律变幻的歌曲,需要去体味感悟。后来我找到王蒙确实写了一篇《行板如歌》的散文,确实阐述了深情与悲伤、泪痕与得意、忧郁与洒脱,人生苦短,然而有美的感悟。不知道王蒙的文章还影响了谁,至少影响了我。而且在其成文以前,“行板如歌”这词已经在一次文学聚会上被一个年轻人记在心里,得以用体验的心态去应对人生的很多突然,感恩和珍惜。

  去年五月的一天,学通社在杭州聚会,微信里徐老师发来了当年在校报发表的几篇文章和当年的学通社社员通讯录,我立刻转发给云锋和劲松,多年来我们这一届早已成为兄弟姐妹,一路相伴成长。从期盼《校报》的日子到别离《校报》的日子,无问东西,总有一缕遥远的关注和缠绕,让远方的我们有一种踏实和无畏。

  回首,一生珍惜。

  文章选自70周年校庆文集《青春同路人》